Skip to content
首頁 » 蛹保安康 » 心理諮商是解憂特效藥?開始諮商後會有什麼效果?

心理諮商是解憂特效藥?開始諮商後會有什麼效果?

文/蛹之生所 陳飛宏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對心理師的印象,源於電影《無間道》裡溫柔知性的陳慧琳,想像如果像梁朝偉一樣躺在那張舒適柔軟的躺椅上,煩憂就會不見蹤影。心理諮商真的這麼神奇,有如服下一顆解憂丸嗎?

圖片來源:《無間道》劇照

效果一:撫平情緒

解除、減少痛苦,幾乎是大部分前來心理諮商的人們最迫切的需要。過程中,心理師1營造安全的氛圍,引導情緒的宣洩;透過問句來釐清、梳理,把個案2矛盾兩難的情緒統整起來;以設身處地的回應,代替個案說出他感受不到的底層情緒。

因人的痛苦一旦被理解,就能多出一些些空間裝下其他的感受。

心理諮商其實有陣痛期

很多人對諮商抱持的期待,是每次談完都能立感撥雲見日,並且帶著歡快的步伐、跳躍著離開諮商室。這樣的狀況有機會發生,但實際的情況是,有時候也會帶著震驚、困惑、或是各種不舒服的心情回家。

會作夢的可能也有,因為在諮商中把自己的內在(潛意識)翻出來,更會意識到所面臨的困擾是什麼,而夢境是一種顯現的方式。

深究自己解不開的結,就必須直面過去一再迴避的感受,而如果自己能夠處理,也不用拖這麼久了,是吧!然而這次不同的是,有個人能陪你一同面對這些感受。

效果二:建立

若用具象的方式解釋心理學常說的「自我認同」,我會想到曾與有位個案回顧諮商過程。他比喻「心理諮商像是來照一面鏡子,在這裡會看清楚自己是什麼模樣,慢慢的,身在人群中也可以輕易辨識出自己。」

沒錯,光是看見自己真正的樣子,就足以稱作療效,畢竟在現代社會中要能認清自我,進而認定、認同自我,是多麼地難啊。

效果三:獲得被的人際經驗

心理諮商跟日常聊天的不同,在於這50分鐘、在這個空間內,心理師會盡力地將個案的利益擺在第一順位,細緻地談每句話。

平常許多的人際互動或是過去的經驗,會讓我們感覺人與人之間都是有條件的,即便是親子之間、伴侶之間或朋友間,似乎都有一種「如果我這麼做……他才會接納我」。

不同於平常的關係,在諮商關係中會感到「如你所是」地被接納──不管這在他人眼裡有多麼異於常人,因著理解個案的各個面向、深刻的心理需求之後,心理師會自然地展現接納,也會使個案學習,亦能夠在平時的人際關係更佳彈性地因應。

效果四:求助不是無能,示弱並不可恥

許多初次嘗試諮商的人,是沒有過向「任何人」求助的經驗。不管是從小照顧家裡兄弟姐妹與父母的孩子、一路都是學霸的頂尖人才,還是一間公司的管理者,這些痛苦別人不承認,甚或自己也難以啟齒,但在這裡能夠被認真對待、被理解,且能夠看見除了別人的稱羨之外,還有更真實的自己有什麼需要,也才能給自己更寬廣的選擇。

每個人都可能經歷內心打結的狀態,尋求協助是很正常的事

效果五:新的選擇、肯定自己

如果在諮商中能堅持到這個時候,其實才是心理諮商最魔幻的時刻。這不僅是個案給予我的回饋,也包含自己在「被諮商」的經驗中有這般感受──原來人生可以這麼輕盈、自在;原來我還有很多選擇,只是過去被情緒與經驗蒙蔽了雙眼;原來自己有這麼地好,值得用一生來好好用心相處。

認識自己,是一場永遠的旅程

諮商過後,帶著對於自我與生活的新認知,定會有不同的體驗。而人生總是有高潮、有迭起,難免會碰上新的難題,或是發現更細緻的自我內涵待發掘,有時候是需要回來見見老朋友(!?)。然而,只要對自己保持著彈性與好奇,認識自己會是一趟有趣的旅程,而它的期限是永遠。

註腳

  1. 將「心理師」作為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的總稱。
  2. 「個案」為使用諮商服務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