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頁 » 自我照顧

自我照顧

愛自己,從發現自己的需要開始

「愛自己」這個概念,可能很多人都說過,但我想談的,不僅僅是關注自己的感受、學會拒絕他人,而是進一步的問題:當我們感覺到自己不舒服時,該怎麼做?這個問題,我經常問來諮商的當事人。有些人會回答說:「知道啊,就是對自己好。」接著,我會問他們:「那你知道,內心要感覺到自己被愛時,應該做些什麼來產生這種感覺嗎?」

「還可以」背後的真相:你真的過得好嗎?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當有人問你最近怎麼樣,想了一下,覺得自己的狀態既不算「很好」,也不至於「很差」,於是只好勉強地回一句「還可以啦」或「就那樣啊」,配上一個微笑,隨便帶過這個話題。但你真的「還可以」嗎?回想一下,這段時間,你開心嗎?

克服小事拖延的魔法

整理帳單、洗衣服、回訊息、換燈泡……這些事情總是一拖再拖,不知何時才能完成?明明是簡單的小事,卻總不想做,內心還總是帶著點愧疚感。

好好生活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一個人之所以愉快的原因是:他自己是一個愉快的人。人們終其一生積極追求好成績,好工作,好收入的同時,如果也能好好生活,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會不會更快樂和幸福呢?

從今天開始,我想要好好愛自己

近年來,「愛自己」似乎成了一個宣傳口號,有時聽起來像是一個過於理想的概念,尤其在這高度壓力、過於忙碌的世代中,我們透過社群、媒體、影音,去學習到這樣概念,似乎你買了什麼物品、擁有什麼物品就叫做愛自己,或是我們躺平了、隨心所欲了,就是愛自己。

正視PTSD 消防員們的災後心理重建之路

台劇《火神的眼淚》漸漸喚起社會對消防員相關工作權益的重視。回顧近幾年的重大事故,2010年起至今,高雄氣爆、桃園新屋保齡球館、桃園平鎮工廠等事件,造成約有30位消防員殉職,一般民眾對於消防員工作的認識,多半不出是很辛苦、要冒著生命危險進火場等,但消防員的心理狀態,比多數人面臨更高的受創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