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eToo運動看我們如何預防孩子遠離性傷害風險
這段時間,政治圈、學術圈、文化圈 發起了「#MeToo運動」,相繼有多位被害者出面說出過去被權勢霸凌、性騷擾、性侵害的受苦經驗,甚至校園裡各種性歧視、性霸凌的事件也層出不窮。
這段時間,政治圈、學術圈、文化圈 發起了「#MeToo運動」,相繼有多位被害者出面說出過去被權勢霸凌、性騷擾、性侵害的受苦經驗,甚至校園裡各種性歧視、性霸凌的事件也層出不窮。
今天是5/17 國際不再恐同日,所上的心理師一同呼籲,擁抱不同性向者
雖然目前疫情的狀況讓所上的大家疲於奔命,各種聯繫和緊急應變讓所有人都快發芬了,但在5/17國際不再恐同日的今天,還是要來主題日一下的啦!大家有猜到我們的主題色是什麼顏色嗎?
聽到性侵害,你/妳會想到什麼?如果這個不幸的經驗落在身旁重要的人,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又該如何回應?
我在一個比較鄉下地方操著一口母語臺語出生、長大。常在廟會現場有脫衣舞能看,是一種獨特文化經驗,檯下的男女性比例失衡,男性為主,但不分老少。大人、小男生一起看,大人看得津津樂道,並且相信「小孩子看不懂」!
她是X太太。她知道,這輩子她都會是X太太,但從兒子出生後,每被叫一次X太太,她就心痛一次,也因此,兒子幾歲,她的憂鬱症就持續了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