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邱羣倫諮商心理師
榮格對「陰影」的兩種解釋
第一,不要把陰影看成是一個東西,而要把它想成是「陰影的」或「在陰影中的」的某些心理特性或品質。
意思是無論好壞、正負向,只要是在我們意識知覺之外(或稱之為在陽光背後的)都可稱作為陰影,又或是在陰影中的。因此,它並非潛意識性格的全部,而是代表未知或所知甚少的自我屬性與特質。
第二,是我們最常聽到的解釋,正常整合自我的人格中,若有某些部分因為認知或感情分裂,而壓抑就會陷入陰影。
也就是說,那些自己否認、不能接受的特質,甚至是具有不道德或不名譽的特性(通常都是負向)就會變成我們的陰影。
陰影反映了「內在心靈道德」
有時候陰影也反映了我們內在心靈道德反應。包括:集體道德準則,這個部分會隨著我們所處的國家、宗教文化而異,這通常支配著我們的道德行為;另一個則是個人的倫理驅力,這是相當個人,也通常與集體的準則不一致,但當兩者是一致時,很難以區辨彼此。
舉例而言,當我們內在對某些人感到憤怒,氣到想要殺死這個人,但是在可以控制且覺察自己的正常狀態下,我們通常會告訴自己,不能真的做這件事。而這究竟是屬於你道德的那一面,又或是集體準則在對自己說話?而當特別跟集體價值對立的那些行為跟想法,更是會被我們放在跟神性的對立端,也就是魔鬼。其實就是我們集體潛意識的陰影層次。
根據我們的民間信仰,為什麼人會變成鬼?聽到的說法,不外乎與自殺、他殺或死於非命等相關,又或是因為生前做了許多壞事,所以會下地獄變成鬼。
我們在意識層次上,會把鬼與「不好的、邪惡的」東西,也就是「陰影層次」的東西,劃上等號。當大部分的人都拒絕接受那些負向事物時,自然就對集體潛意識中「陰影的原始層次—魔神仔」感到畏懼了。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求學階段只想著追求好成績,希冀出社會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過一生。在接受內在一次次的「召喚」後,現在是接案的行動心理師。一直認為諮商學得的知識送禮自用兩相宜:除了陪伴自己走過生命的大大小小的困頓,也在穿越過每個黑暗讓自己更趨完整,也希望能夠把這一路走來的心得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