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惋稜諮商心理師
到咖啡廳已經是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去咖啡廳的客人形形色色,有談保險的、有織毛線的、有讀書的,也有會讓你不自覺感嘆自己想當年,單純放閃的學生情侶……
這天去咖啡廳的路上心裡已經有準備,週末的咖啡廳會比平日多人,自然會較吵雜,幸運的是當天到的比較早,所以平常習慣的位置還空著,也順利的進入工作狀態,這大概就是心理學中所謂制約學習運用在生活的例子。
然而,正當我受益於「坐在平常習慣的位置等於進入工作狀態」的制約效果時,左方傳來一陣陣清喉嚨的聲音。當下被引起的被擾亂感,就像難得悠閒愜意在戶外曬著陽光,當假外國人時,突然有一隻蒼蠅在你臉上飛來飛去,雖然只有那短短幾秒,但那種被闖入、打亂節奏的感覺就是很討人厭,加上昨天才聽到似乎有疫情破口的新聞,於是我情不自禁邊拿咖啡邊轉頭看發出聲音的人——是位低頭苦讀的學生。
這喚起我國中有一次在圖書館準備段考的經驗……
那是一間社區型的圖書館,雖然有些陰暗、老舊,不過最大的優點是每一座位都有提供獨立桌燈,座位與座位間也有隔板,就算你睡到口水直流也沒人看到。記得那次放學抵達圖書館後,我難得精神還很好,雖然有止不住的鼻水,但完全沒有影響讀書的品質,不過就在讀書讀到(吸鼻涕吸到)忘我的境界時,隔板縫隙底下遞過來一包面紙和關心的紙條,瞬間的我感到羞愧又溫暖,原來我產生噪音和干擾到其他人有一段時間了,可是更讓我到現在還感謝不已的是對方當時如此溫柔體貼的反應,所以再看著我隔隔壁低頭苦讀的學生,心裡也就多點包容了,只是效果約莫……10分鐘。
10分鐘後,我意識到自己每聽一次對方清喉嚨的聲音,內心焦躁的情緒就往上攀升一格,眼角餘光幻想看見對方準備離開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但對方用他低頭認真、堅定的身軀告訴我,那個先離開座椅的人會是……我。可是我的咖啡還沒喝完、還不想走……就在這時,我突然將注意力從左方轉向右方,看見放在電腦旁的耳機,是今早用來阻隔難得享受週末時光一家人的說話聲。霎那間,想到原來剛剛就遇到相同情形和困擾了,當時毫無懸念地拿起耳機就解決了。可是再次遇到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狀況,自己視而不見的功力(耳機明明就在旁邊)竟然也隨著當下逐漸高漲和壓抑的情緒而充分發揮。
還好及時看懂了。
拿起耳機,在心裡欣賞左邊同學的努力,也為自己高興又多認識了自己一點。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找到自己之前,是許多個在無底深淵吶喊與煎熬的夜晚,找到自己之後,是懂得珍惜與欣賞生命裡那有點澀、有點苦的「回甘」。我是諮商心理師,也是生命的旅人,旅途中,謙卑的踏進不同人的故事和內心,與其一同經歷、度過生命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