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頁 » 蛹保安康 » 如何走出憂鬱?請先專注於當下擁有

如何走出憂鬱?請先專注於當下擁有

文/劉家鈞諮商心理師

如果我們用時間線來看心理問題,將時間分為過去、現在與未來,焦慮的問題在時間線上屬於對於未來擔憂的問題,而抑鬱屬於過去到現在難以接受的問題。當我們面對哀傷失落的事件時,心理上如果難以接受事實,就容易產生抑鬱的情緒。

心理學有一個名詞叫做「感」,說的是當人處於一種無奈絕望的心境太久的時候,心理上就會變得很無力,對未來感覺沒有希望感,心情上也就產生了的感受。通常抑鬱的時候,我們的想法也會偏向負面的思考,悲觀的想法會比平常多,行為上也會跟著沒有活力,懶懶的什麼都不想做,整個人就像是洩了氣的皮球一樣沒元氣且消沉的,如果情況嚴重甚至可能產生自我傷害及的行為。

抑鬱:長時間的能量消耗

從心境上來說,抑鬱的人會常有的想法是沒希望,不可能改變了,所以能量會不斷的消耗,會變得無力。我們可以想想,什麼事會讓我們有這樣的感覺呢?這些通常是無力改變或難以接受的事實,例如:失去心愛的人事物時,這包括了有些面對重要的人生命結束的經驗,或是一段關係的結束也會,類似這樣的經驗都會讓我們很難受,不想接受這事實,卻又無法改變,總是希望一切最好是一場夢,覺得一切都好不真實。面對事實一開始不想接受,心裡會憤怒會恐懼,但是一旦時間久了不得不接受事實的時候,便會開始產生無奈抑鬱的心情。

人面對人生的遭遇時,有一種慣性,就是會企圖「想掌控結果」,一旦覺得失控了就會害怕,會難接受。那些讓我們心情感到低落的事情,都是我們很在乎的人或事情,都希望事情能有圓滿的結果。人這種慣性在腦中形成圖像、一種期待的樣子,這個圖像在上叫做「前景」,它就像是拿單眼相機拍照時所聚焦的那個點,它代表著我們內心的渴望與需求。人會一直想滿足這個需求,實現這個需求,直到完成它然後退回「背景」當中。

實現需求滿足的意圖與過程,滿足了我們的需要,這個意向性讓人有動力前進,但在遭遇困難時,也成了需要調適的部分。

完形心理學中,「前景」它代表著我們內心的渴望與需求,人會一直想滿足這個需求,實現這個需求

完形心理學中,「前景」它代表著我們內心的渴望與需求,人會一直想滿足這個需求,實現這個需求

活在當下 因當下創造了未來

人面對生命中讓無奈的事情,需要更專注在當下擁有的東西上。生命雖然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與發展,但是所謂的事情發生只有在每一個當下的瞬間。我們可以對於過去的事情做整理及反思,但如果你活在過去,那麼就會在心理上反覆地複製了那些痛苦。但實際上看似反覆經驗著,其實並沒有,因為每一個當下的瞬間都是全新的。關於未來,我們可以期盼,但是更應該專注在當下的創造性,當下的創造決定了未來,而不是我們對未來的期盼決定了未來。

心理學上有一種理論叫做「選擇理論」,它告訴我們人很多事情是自己選擇的,它認為抑鬱其實也是自己選擇的。這聽起來有些奇怪,抑鬱並不好啊,怎麼會是我選擇了抑鬱呢?其實它的意思是,我們總覺得抑鬱是會為我們帶來不好的影響的,但我們想想,抑鬱可能也為你帶來了好處。人面對現實如果產生了逃避的心態,不想面對某些問題或負起責任,抑鬱變成了一個逃避的藉口。此外,人也可能無意識或有意識地,藉著抑鬱來得到身邊的人對自己的關愛,透過抑鬱讓其表達了對關係的需求或生命中最沉重的抗議。

所以選擇理論說,是你選了抑鬱!雖然抑鬱不好受也很無力,但是我們必須去檢視,抑鬱讓我們迴避了什麼該面對的問題?我們必須對當下的不好的狀態有所覺察,為每天的生活負起責任,為此生的生命投注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