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頁 » 日常觀察 » 睡不著怎麼辦?失眠的你該知道的3件事

睡不著怎麼辦?失眠的你該知道的3件事

文/王順輝諮商心理師

「又到晚上了,今晚又要睡不著了?」

「明天還有好多工作,我一定得睡著!」

「都已經凌晨了,我還睡不著,怎麼辦?」

「安眠藥都吃了,怎麼還睡不著?」……

以上這些念頭,是否經常出現在你的腦中?是否一到晚上,你就開始恐懼睡不著的夢魘?當這些念頭又出現時,你是否開始感到,內心也湧現許多的

睡前應讓身心回歸平靜

,時常是諮商來談者在遇到生活壓力或困擾時,容易出現的生理現象。有些時候是個人生理的狀態影響心理,有時反過來是生活的心理壓力波及到了身體,更常出現的則是身心壓力問題的相互作用,讓許多原本想藉由睡覺來休息、回復自身狀態的人們,反而因為睡不著、睡不好出現更大的身心焦慮狀態。

我們都知道,想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足夠的睡意、良好的作息習慣、睡前的放鬆平靜」是重要的,白天充實的消耗身心的能量,依照規律的生理時鐘就寢,睡前讓身心回歸平靜,就能較順利的進入良好的睡眠狀態。

睡眠三要素:足夠的睡意、良好的作息習慣、睡前的放鬆平靜

 

刺激控制強化:上床=睡覺

想要提高睡眠品質、改善睡不好的狀況,可以也透過Richard Bootzin 開創的「的認知行為療法 (CBTI):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強化「上床─睡覺」連結作為睡眠的暗示,促進睡眠品質的改善與提升:

  1. 建立規律的起床、就寢時間,持續強化生理上的晝夜節律。
  2. 等到睏倦想睡才上床,疲憊卻沒有睡意時不急著就寢。
  3. 剛躺上床或半夜醒來時睡不著,就起床等待睏意,直到有睏意再上床,重複到睡著為止;等待時勿從事干擾睡眠動作。
  4. 白天不過度午睡,最多不超過半小時即可提神,剩下的留到晚上睡。

不斷循環上述步驟,並且在過程中不要有其他干擾睡意的動作,就能讓人養成上床就能逐漸睡眠的習慣。上述的要點,加上簡易的肌肉緊繃─鬆弛循環(握緊拳頭再鬆開)、腹式呼吸法(穩定而長的嘴巴吐氣─鼻子吸氣)等放鬆技巧,都是可以嘗試的失眠改善技巧,維持長期的練習,持續一段時間後,相信能改善你的睡眠狀態和品質。

你是否容易陷入了難以掙脫的困境:「我一定得睡著,但我就是睡不著,再睡不著我就慘了」

 

降低「睡不著」所帶來的焦慮

只是,有時候生活的困擾、瑣碎又繁瑣的雜事縈繞,讓我們即使躺在床上腦筋仍會不斷運轉想著隔天該如何應對,干擾我們的睡眠模式,讓我們久久不能入眠;此時,即使立刻嘗試了平時的睡眠策略,卻也無法馬上見效,頓時更讓我們感到挫敗,過去睡不著的記憶和恐懼也隨之襲來,讓我們更加擔憂;促使我們不只是因為壓力而睡不著,又加上擔憂睡不著明天會更慘的焦慮和恐懼,讓我們陷入了難以掙脫的「我一定得睡著,但我就是睡不著,再睡不著我就慘了」狀態。

接受當下狀態

因此,不妨接受「我就是睡不著」的困境,告訴自己:「我就是睡不著,但我需要的是休息,因此我只要保持最放鬆的身體姿態,維持放鬆的呼吸步調,隨著思緒去跑,想到哪思緒就去哪,思緒消失了就回到放鬆與呼吸的步調,平靜的關注當下的自己,即使沒有獲得深層睡眠的修復,但我仍然有持續在休息,這樣就好」。

需要的是休息

記得,你要的是休息,不是一定得完全的睡著,當然能緩緩地睡著更好。提醒自己「我能透過平時的睡眠策略睡著很好,如果不能好好睡,有休息到就好!」,就能讓睡覺不再是累加在生活壓力上的額外壓力,畢竟生活已經夠辛苦了!您值得好好休息。

 

參考文獻

  • Stanford Health Care (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 Stimulus Control. Retrieved from September 2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