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腦中浮出「我需要心理諮商嗎?」這句話時,這就是一個重要的提醒,無論最終是否選擇去諮商與否,都代表著你已經意識到:生命有一些自己需要處理的議題,或是難以處理的情緒。簡單來說,您可能意識到生活中或你自己有些地方不太對勁了,過去覺得憂鬱、煩躁或感覺很糟的方面,或是出現新問題。這時,您就可以選擇接受心理諮商。
依目前實際狀況,前來接受諮商的當事人,大約分為兩類:「想解決現在面臨的問題,避免被壓力壓垮的人」與「不想被過往問題綁住而繼續痛苦下去的人」,但其實這兩類人都想要讓自己未來的生活變得更好,而鼓足勇氣面對眼前或過往問題所帶來的困擾。大抵來說,只要你想要讓自己有所成長、生命有正向轉變,都能透過諮商來幫助自己。其實,心理師們自己也會尋求心理諮商,可能是處理自己的議題跟困擾,即便沒有緊急的議題,也常是一種「自我成長」及「自我探索」的方式。
如果想對心理諮商的使用有更多了解:
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算是大同小異的同義詞,在理論、服務對象上幾乎相同。 根據曾瑞真教授的定義,心理諮商指的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者與一個求助者有目的性的談話過程。諮商者幫助求助者探索自身以去除成長的阻力、增進成長助力,也增進其問題解決能力、面對問題的能力。」
習慣上,在教育機構或社區機構通稱為「諮商」或「心理諮商」,來求助的民眾稱為「來談者」、「個案」、「當事人」;在醫療機構則較常稱為「心理治療」,相對地對求助者則稱為「病人」。
心理諮商其實是一個健康的求助方法,或許有些人仍對於「心理諮商」有個錯誤的想像,像是「別人會怎麼看我?」、「諮商會不會留下不良記錄,影響未來工作?」等等。首先您該知道的是,心理諮商具有保密協定,未經當事人同意,其他人是無權得知晤談資料,當然也不會影響到工作。
在心理面向上,有些人怕諮商是「怕自己生病」,對「心理生病」感到恐懼。想想看,當平常我們感冒時,我們不會太擔心,我們可能會去看醫生,我們知道感冒會好;當跌倒破皮會痛,我們也不擔心,因為傷口總會癒合。成長過程中大大小小生病痊癒的經驗,讓我們不會過於擔心。然而,當心理「感冒」了,卻無法等同待之。由於社會對於情緒教育的漠視與不理解,我們往往不清楚:原來心理生病是會「好起來」的。因為未知而恐懼,恐懼而迴避,選擇暫時先不面對、不去煩惱。
事實上,任何人都可能有機會心理「感冒」,心理「感冒」時當然可以進行心理的治療,不見得需要醫師下診斷說你有憂鬱症或其他身心疾患,只要當你感受到自己有需要,就可以讓自己來諮商。每個人都可能有想解決的困擾,「只要覺得哪裡怪怪的」,都可以來,及早緩解自身痛苦,反而能夠更早、更有效獲得幫助。
在台灣並沒有心理醫師這個職業和稱謂,而是稱為「精神科醫師」或「身心科醫師」。而根據《醫師法》規定,也只有領有醫師證書資格者,才能使用「醫師」一詞,疾病的診斷和用藥、開藥也專屬於醫師的執業範圍。
心理師和醫師一樣隸屬於醫事人員,透過國家高考及格,分之為「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兩種。諮商心理師和臨床心理師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有關精神病或腦部心智功能之心理衡鑑與治療限定由臨床心理師執行,而大眾口中或影視作品中常見的「心理醫師」、「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一職,在台灣的正確稱謂為「心理師」。
影響心理諮商和治療的成效有很多因素,可能是心理師的經驗與特質,可能是當事人的投入程度及心理準備度,或是晤談過程中心理師和當事人合作適配程度,而當事人對於諮商關係的安全感、議題的複雜程度、當事人的過去經驗等等都可能影響成效。因此,很難說出一個定論是適用於每個人的諮商次數。
諮商次數基本上應由您和諮商師共同討論決定,諮商次數也包含著雙方對目標設定的共識,同時仍保有依照您個人的狀態動態地改變和調整的彈性。心理諮商原則上是每週一次,而根據統計,諮商過程在4~6次,也許原本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但當事人會有一種比較放鬆、被理解和覺得比較安頓自己的感受。因此請給自己和心理師一些時間,至少談6次之後,再與心理師討論及共同評估諮商對自己的效用。
當您覺得有需要進一步接受諮商,諮商的次數及方向將會因為您所要面對的問題而定,大致可以將諮商型式分作下列幾種:
1.心理健康檢測
時常覺得心裡煩躁、胸口悶悶,但又說不上來自己怎麼了?已經失眠好一陣子了,但就是找不出具體原因?情緒忽高忽低、起伏不定,夜深人靜時,經常感覺孤單與失落,可是不知如何消除這種感覺?若你有上述現象,也許你的心正透過生理症狀或不太舒服的情緒感覺在告訴你,你需要好好關心一下自己了,就像身體不適需要健康檢查找出原因,心理不適也需要專業心理師來協助你掃描身心狀態,尋找問題所在,一起商討解決辦法。
適用對象:每天一樣在過日子,但總是覺得不太對勁或不太滿意生活現狀,想要了解問題根源的你。
- 建議次數:4~6次。
2.問題評估與處理
身處家庭、學校與職場等場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人生課題,面對親子教養、婚姻經營、人際往來等各種關係,明明已經試過各種方法,問題依然存在,關係也難以改善,讓人覺得好無奈。若你知道問題所在,卻苦無有效對策,或時常覺得只有一人孤軍奮戰,想要得到專業的陪伴與幫助,那麼協助問題評估與處理的短期諮商模式是合適的選擇。
適用對象:已知道大致問題原因,也嘗試過許多方法,但仍無法改善問題或關係,需要重新評估問題,以及想要幫忙自己找出有效策略的你。
- 建議次數:8~12次
3.深度自我整合
人生中,常有無法預期的狀況,有些重大事件的發生,會觸動個人內心深處某個地方而感到強烈的失落與悲傷,且揮之不去;或是兒時經歷過重大的創傷,一直以來缺乏資源或力量去面對,但始終好想拉自己一把,重新回到平穩的人生軌道上;或是重複地經驗相同的困境與事件,心裡有好深好深的無力感,想要完整地檢視生活與生命,深入發掘身心的潛能,幫助自己內外都得到改變與成長。
適用對象:不只治標,也想要治本,有意願深入面對真實自我,化解困境,提升生活品質的你。
- 建議次數:12次以上,依個案需求。
「心理衡鑑」一般泛指使用標準化心理測驗工具,來測量當事人的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心理師透過研究、操作與判讀心理測驗的結果,以判斷當事人的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與同齡層他人相比的情形。
- 「心理衡鑑+評估報告」,除了進行心理測驗,當事人還與心理師進行了晤談,心理師便可進一步將心理測驗結果與晤談資料做交叉比對與檢核,據此提出更符合當事人需求的處遇建議與評估報告;
- 當事人接受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一段時間,心理師於當事人進行諮商或治療期間的主訴問題、言行觀察等資料,以當事人的脈絡背景去理解其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進行整合與討論,據此提出符合當事人需求的處遇建議與評估報告。
一對一個別諮商的時間一次約為50分鐘,若是伴侶或夫妻諮商時間一次約為80分鐘,家族諮商時間一次約為80至110分鐘。
基於專業界線的需求,通常您聯繫諮商所時,是無法直接跟您的心理師聯絡的。一是保障心理師的個人需求,避免心理師因無法照顧自己需求而難維持給案主好品質的服務,二是提供當事人一個空間去涵容自己的狀態,也就是說沒法像平常到診所掛號當下就能看診,這段在諮商前的時間是一個練習的機會,嘗試面對您與您自己的問題。因此,通常您會是與個案管理師敲定預約的時間。
心理師通常都是預約時間到來,很少整天在所內駐點,因此一旦約定好時間,來談者請準時到來,心理師已預留時間,也無法安排其他來談者,若有臨時更動須提早告知更改。
心理師屬於「醫事人員」,並受相關法規限制。為了確保有專門技術的醫事人員可以提供民眾有效幫助,法律也因此針對「執業場所」有了限制。經政府合法立案的諮商所,能提供您安全無虞的諮商環境,並確保諮商過程的保密性,一般來說若您需要諮商,原則上須親自蒞臨本所才能進行。
近年來,隨著衛福部公告《心理師執行通訊心理諮商業務核准作業参考原則》,在符合法定要件下是能進行遠距通訊諮商(包含網路視訊晤談):
- 當事人年滿18歲
- 心理師須在合法心理諮商機構
- 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因此,若您有線上晤談需求,本所已獲得政府核可,為合法的通訊諮商機構,確保您在晤談時保密安全無虞。相關使用說明可參考本所「線上晤談」頁面。
心理諮商的費用包含了諮商服務的場地費、行政管理費及諮商師的服務費。
我國對於諮商師的資格要求門檻很高,每位諮商師皆是受過專業訓練及證照考核,執業期間仍要繼續進修,完成一定課程積分才得以繼續執業。接受諮商期間,專業心理師將陪伴和協助您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成為您生命課題的教練,也如同生命地圖中的導遊,平時我們出國旅遊可能會花錢聘請當地的嚮導,來獲得更好的旅遊體驗,換個角度想,心理師就是陪著你一同探索心靈世界的嚮導,因此也需要付費。而在您承受一連串自我懷疑、焦慮或擔憂前來預約付費諮商時,付費同時也像是對自己的宣告:「對,我願意好好正視眼前這暫時無法突破的困境,我想要有所改變」。為自己付費,是協助自己更積極面對問題,也更有機會達到自己期待的諮商效果。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為台北、新北、新竹、台中合法立案的醫事機構,並根據各縣市心理師公會向各地方主管機關衛生局核備的收費標準來訂定,醫事機構通常無法打折。
本所的收費計算方式可參考「收費標準」頁面,關於付費方式,本所提供現金及轉帳方式付費,並依規定開立收據(已採電子化),做為一般憑證使用,尚無法列為報稅抵免使用。
心理諮商為自費項目,並無加入健保,因此也無須攜帶健保卡。
提醒您,在首次預約諮商、進行晤談前,我們將與您核對基本資料,須請您攜帶/出示身分證明文件(身分證或健保卡皆可),謝謝。
在諮商過程中,通常是「你說我聽」,主要由當事人說,心理師須同理並進入當事人的世界,而心理師所說出口的話,都是為了幫助當事人才說。因此,心理師會反覆核對當事人透露的訊息,更貼近與分析當事人所說的話。
當事人和心理師將建立共同談話週期,營造最舒適的循環,讓當事人在過程中盡可能地表達自己,不放過任何想法,心理師陪伴當事人找出內在深層的想法,挖掘出痛苦產生的根源,發展專屬當事人的生命價值。
常常有人說,諮商好像就是找個人聊天,抒發心情,讓當事人說出心裡的話就算完成了,那可以跟朋友聊天就好嗎?其實諮商與跟朋友聊天有很大的不同。心理諮商是一種有醫療目的的深度會談,簡單來說諮商的談話具有「目的性」、「療癒性」、「保密性」及「方向性」。心理師說出的話是經過仔細分析、考慮後才說出,而且是為了追隨當事人的腳步或帶領當事人前進而說。諮商過程中,除了談話內容,心理師更注重談話內容之外的歷程、脈絡與意義。與「朋友聊天」的效果有相當差異。
尋求諮商得考慮很多因素,包含投緣與否、心理師對於自己想談的議題熟不熟悉、心理師的價位能否負擔、心理師的治療學派喜歡與否等。一般來說,當您填寫完預約諮詢表單,個管師將透過您所提供的資料、謹慎評估為您媒合較適合您議題的心理師,當然若您在「團隊介紹」心理師介紹頁面,有看到偏好的人選,亦可在表單上附註或是當個管師與您聯繫時提出。
諮商的效果不一定馬上能看到成效,若有任何建議可直接向會談的心理師反應。必要時,也可跟個管師反應。
諮商原則上禁止「雙重關係」。
什麼是「雙重關係」呢?意思是除了諮商專業關係,同時有其他角色,像是朋友關係、師生關係或上司與下屬等,也就是說心理師應避免是您「日常生活中的他人」。一旦有了「雙重關係」,對於當事人是不利的。
因為在諮商室裡,當事人應能「完整地表達而不被批判」,是可以「試探各種可能」的狀態,若是有了雙重關係,將會使這一切變得困難。舉例來說,若心理師是日常生活中認識的某個人,他也將無可避免地發現當事人講的故事與現實生活中的差異、矛盾,而難以使當事人進行自我探索。「身為當事人的朋友」可能使心理師在諮商過程中有了其他情緒,妨礙當事人好好探索自我,損害當事人的權益與治療效果。因此,諮商關係需要是「乾淨的」,不參雜其他的人際關係,才能足夠安全、可以被信任。
為了守護當事人不受干擾地探索內在,「保密」是必要條件。領有合格證照專業心理師必當恪遵專業的倫理守則與規範,不得無故洩漏個案資料,對於當事人的談話內容,都要加以保密,以維護來談者的利益。
唯獨有幾個例外情形,是為了維護當事人及公眾的安全,像是下列情況則無法保密:
- 當來談者企圖要自殺或傷害自己時
- 當來談者企圖傷害他人或危害公共安全時
- 當來談者的行為涉及家暴或兒虐時
以上情形,心理師為保護來談者的安全或維護相關人的利益為考量,必須依法做適當的通報與處理。
「諮商保密」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也是守護信任的核心基礎。無論您多關心當事人,又或者是當事人的誰誰誰,心理師都會盡力維護當事人故事的保密,通常僅在「必要」且「與當事人溝通過」的前提下,讓家人得到部分資訊,而如此也是為了協助家屬能提供當事人療癒的良好空間,讓家屬成為助力、也避免二度傷害。
若您對您前去諮商的親友充滿擔心,您或許可以在諮商前後,將您的內在的擔心告知櫃檯的個管師,或是直接詢問心理師,將內心的小劇場表達出來,心理師會簡單處理小劇場究竟真實與否,或是其實您可以不用這麼擔心。
至於親友是否能陪同,我們則建議應該避免。如同前面提到,諮商是心理師與當事人建立信任後所進行的會談,陪同者參與容易影響諮商過程。
諮商是由當事人與心理師一起決定晤談的頻率與延續長度,中間若是有其他因素而使您想中斷或結束晤談,又或者是原本談的議題已獲改善,您都可以直接與心理師進行結束諮商的討論,心理師將根據您實際的狀況提供專業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