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頁 » 蛹保安康 » 第 2 頁

蛹保安康

你聽見了我嗎?—自殺者的迷思與陪伴

這幾天Netflix小編拿了韓劇《還有明天》畫面截圖做了快篩meme圖引發爭議,但讓我們稍微回過頭來看看《還有明天》這齣戲劇,《還有明天》描述主角因一場意外成了地獄使者的一員,卻一改我們對地獄使者的印象,反而是負責拯救瀕臨自殺邊緣的在世人們,從劇中讓我們更有機會窺探自殺者的內在心理。

愛的午後雷陣雨:面對親密暴力

近年來,多虧政府與相關單位的宣傳,社會大眾對於「親密暴力」這個詞彙已不陌生,但是對於哪些行為構成「親密暴力」可能還有些生疏;而研究也發現,許多深陷親密暴力的受害者尚未向外求助的因素之一即是沒有辨認出伴侶的作為已構成親密暴力。

正視PTSD 消防員們的災後心理重建之路

台劇《火神的眼淚》漸漸喚起社會對消防員相關工作權益的重視。回顧近幾年的重大事故,2010年起至今,高雄氣爆、桃園新屋保齡球館、桃園平鎮工廠等事件,造成約有30位消防員殉職,一般民眾對於消防員工作的認識,多半不出是很辛苦、要冒著生命危險進火場等,但消防員的心理狀態,比多數人面臨更高的受創傷風險。

善待自己,因為你值得──談自我疼惜

當你身旁親近的人遇到一些麻煩的時候,你是不是不用多想就會關心他或幫忙呢?大部分可能是傾聽、支持或鼓勵等正向回應吧,那如果遇到這狀況的是你自己,你又會對自己說些/做些什麼呢?

在恐慌風暴中依得寧靜:談恐慌症如何改善

日子,一如往常開啟,或是忙碌許久,或是疲累甚長。瞬間,一個打擊的訊息、一場不愉快的職場對話,或只是來到「忙、茫、累」的高峰……極度害怕的感覺襲來,無由的心悸、呼吸困難、發抖、麻木,或噁心、感覺肚子極度不適……腦裡浮現一連串如已被命定般真實、卻隱沒無聲的話語——這樣下去我會死掉、我會發瘋失控….…

家暴防治法保護的對象比你想得還要廣

今天是台灣女權日,卻不幸在媒體上得知立法委員高嘉瑜遭遇家暴的消息。從這起事件中,讓我們知道,遭遇暴力攻擊或威脅是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無論個人身分或是社會地位。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讓許多受害人陷入深淵,但家暴不只是家庭內部事務,也是整個社會、國家都該重視的嚴肅問題。

如何走出憂鬱?請先專注於當下擁有

如果我們用時間線來看心理問題,將時間分為過去、現在與未來,焦慮的問題在時間線上屬於對於未來擔憂的問題,而抑鬱屬於過去到現在難以接受的問題。當我們面對哀傷失落的事件時,心理上如果難以接受事實,就容易產生抑鬱的情緒。